重点谋划创新载体建设!佛山印发“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方案
发布日期:2021-10-15 浏览次数:
近日,佛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佛山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下称《方案》)。该项工作旨在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引进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的科技、人才和项目资源,结合省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中,《方案》提出谋划创新载体建设的重点任务,指出要推动科技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形成“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为创新载体的落地提供论证、咨询、评审、推介等一系列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级学会院士集聚的优势,引导我市重点科技型企业与相关院士专家团队进行有效对接,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等。
《方案》提出建设中国科协海智基地,积极引进港澳及海外科技创新资源目标。要求加强国家级、省级海智基地建设。支持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仙湖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申报中国科协海智基地;支持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力合佛山科技园、佛山播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
佛山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科协系统人才智力和组织网络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把我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成为示范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抢抓“双区”驱动和“双城联动”战略机遇,按照中国科协“科创中国”部署,以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引进中国科协及所属学会的科技、人才和项目资源,结合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工作部署,赋能我市“2+2+4”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我市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科创中国”组织优势,整合政府、企业、学会、市场各方资源,打通国内外科技、人才、项目与本地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对接渠道。在“十四五”期间,争取100个以上的国家级学会和国际学术技术机构与我市达成合作,并与我市500家以上单位建立稳固的技术支持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争取建立10个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辐射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0家以上,引导我市重点科技型企业与相关院士团队进行有效对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100项以上;打造有全国性或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或展示平台10个以上,逐步在我市主要产业领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力量和支持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推动科技经济高度融合,赋能创新载体。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梳理我市“2+2+4”产业集群在关键技术、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工艺装备等方面的关键瓶颈和薄弱环节,选取重点行业进行研究,推进深层次产学研资用合作,解决我市制造业“卡脖子”技术难题。认真贯彻《佛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佛府〔2021〕12号),引进更多创新资源,支持我市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1.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学会等,以各方的发展需求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成立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我市“2+2+4”产业集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纵向分工协作,鼓励龙头企业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生态。在关键装备研制、核心技术攻关、终端产品制造、产品售后服务等价值链环节加强协调,做强产业链,做大产业增量,提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2.赋能现有创新载体。引导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等国家级学会,整合国内顶级专家人才团队参与到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佛山(华南)新材料研究院等重点科研平台的建设中来。开展协同创新,联合引进人才和项目资源,支持相关企业在全球布局研发网络,推进智能制造、柔性显示、量子通信、人工合成基因组等前沿技术研发和重大战略产品研发。
3.谋划创新载体建设。组织引导国家级、省级学会的高端科技资源乃至海外科技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推动科技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形成“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加速器”一体化的科技企业孵化链条。为创新载体的落地提供论证、咨询、评审、推介等一系列服务。充分发挥国家级学会院士集聚的优势,引导我市重点科技型企业与相关院士专家团队进行有效对接,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
(二)推动企业协同创新发展,助力核心技术攻关。
1.助力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在调研、收集、分析整理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建立企业创新瓶颈问题需求库、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库,并接入“科创中国”平台,促进线上技术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鼓励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精选行业共性难题,在“科创中国”平台上进行“张榜招贤”,借用外脑解决难题。同时,利用由中国科协组建的“科技服务团”、由省、市科协组建的“科技服务队”专家团队,统筹国家级学会、省级学会、大院大所力量,联合组建研发团队或机构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打造一批数字化示范工厂和智能化改造标杆示范项目,扶持我市制造业企业综合运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新一代数字技术,开展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各级学会根据本地企事业单位需求,创建提供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多种服务方式的服务载体。
2.培养企业创新人才。依托国家级、省级学会的权威专家资源,针对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组织举办各类科技人才培训活动。支持中国电子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照明学会等国家级学会以产业共性技术、企业技术难题和数字化转型需求为主题,举办系列专题培训,培养更多的高级工程师和硕士以上学历人才。
(三)集聚国内优质创新资源,营造产业创新生态。
1.引进高端科技人才团队,打造国家级展会项目。与国家级学会加强合作,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展会,发挥好市场在展览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展会活动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争取“科创中国”平台技术服务与交易活动品牌在我市落地,遴选推荐优秀技术团队,定期发布技术项目、组织技术路演,促进优秀成果转化。市科技局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前沿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进行靶向引才,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创业团队。支持中国发明协会主办的发明展览会在我市举办,集聚国内外高端发明创新成果,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关注佛山,促成一批优秀项目落地佛山。支持中国电子学会联合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管委会举办的中国(佛山)国际智能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我市举办,为我市机器人产业提供前沿产品、核心技术以及最新的应用解决方案,并以赛引才育才,打造机器人产业科技人才队伍。
2.实施高端学术活动助推产业强市行动。围绕我市“2+2+4”先进制造业产业发展或世界科技前沿为主题,动员国家级学会与佛山合作举办全国性乃至国际性高端产学研型学术大会。依托“科创中国”平台,挖掘学科发展报告、技术路线图等学术成果的产业价值,向我市重点产业进行推介。支持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照明学会、中国流行色协会、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国家级学会围绕数字经济、健康照明、工业设计、城市创新等主题举办高端学术论坛,促进高层次科技专家与本地企事业单位沟通与交流,以投资对接、签约发布、项目路演等形式促进创新项目与本地产业的对接,共同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
(四)建设中国科协海智基地,积极引进港澳及海外科技创新资源。
1.加强国家级、省级海智基地建设。支持佛山中国发明成果转化研究院、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佛山仙湖实验室等创新载体申报中国科协海智基地,支持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力合佛山科技园、佛山播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建设广东省科协海智工作站。依托上级科协海智资源,助推本土企业和人才与海外创新资源开展对接合作。加强对接“科创中国”平台国际技术贸易资源,通过平台资源助推海智基地、海智工作站组织建设,提高为企业创新发展服务效益。
2.充分开发科协系统海智资源,聚焦重点海智品牌活动。加强与港澳地区著名高校和科技社团、海外科技社团的沟通与协调,支持本地单位与港澳地区著名高校开展项目合作,推动海外工作站引才引智。支持市科协与香港科技协进会、澳门科技协进会加强科技交流与科普工作合作。加强佛山高新区、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三龙湾)及各海智基地、海智工作站与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等海外工作站的沟通协调,搭建技术需求与项目需求的桥梁,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推动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和科创项目落地我市。
(五)推进全域科普工作,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1.构筑全域科普工作体系。充分发挥“科创中国”“科普中国”双平台优势,推动形成上下互动便捷、纵横衔接密切、大联合广协同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一是强化融合协同,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市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工作联席会议制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加强督导考核,促进全域科普工作落实落细。二是整合科技科研资源。发挥我市创新载体和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与市内中小学结对共建,为学校提供科普服务。三是打造科普宣传队伍。组织国家级学会、中国科学院、省级学会等单位的科普专家联合本地科普讲师团,走进基层开展科普宣传。
2.建设科普阵地,打造精品科普活动。一是培育示范载体。结合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培育科普示范社区、科普e站、科技志愿服务站等典型,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二是加强科普阵地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科普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开展科普活动,丰富优质科普资源供给,探索“科普基地+旅游+休闲+研学”模式,提升科普精准服务能力。三是打造活动品牌。围绕广东省科技进步活动月、全国科普日的主题,办好科技三下乡、佛山科普嘉年华活动、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巡讲活动、科学家精神报告佛山行等重点活动。以科普信息化为引领,发挥好“科普佛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作用,扩大科普工作影响力和覆盖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布局。将佛山市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联席会议制度更名为“科创中国”佛山试点城市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长担任总召集人,分管副市长担任常务召集人,执行召集人为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成员为各区人民政府及市直有关单位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市科协负责。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联系、搜集我市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制定工作方案和计划,主动与中国科协所属210家国家级学会进行对接,加大合作力度。佛山高新区、三龙湾科技城等重大创新平台以及季华实验室、佛山仙湖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要将实施“科创中国”作为重要工作纳入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招才引智、招商选资等工作。
(二)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后续保障。在原有佛山市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专项资金基础上做好梳理与优化工作,并修订完善为“科创中国”佛山试点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效推进“科创中国”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建立长效机制,推进有序开展。建立定期对接机制,根据企业提出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遴选有关国家级、省级学会,定期组织专家来我市实地调研,开展对接工作。建立跟踪服务机制,各级服务机构载体要按照职责分工,为学会、专家来佛山开展活动做好全程跟踪服务工作。
(四)扩大对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建立信息报送机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简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科创中国”工作进展和成果,及时向上级部门、载体单位、企业等宣传、推广在实施“科创中国”中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我市整体形象。
(五)完善政策体系。梳理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创业扶持、金融服务等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市级、区级政策支撑体系,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努力把“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成为示范城市。
力合佛山科技园是佛山高新区核心区国际化科创平台,是佛山高新区科创小镇启动区,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在佛山精心打造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园区,力合科创集团在佛山建立的国际化科技创新孵化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园依200亩水库环湖而建,坐享南海大学城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科技园致力于打造产学研资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在佛山建立起与本地产业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孵化模式,构建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跨境加速+产业园”一体化全链条孵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服务,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目前科技园已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孵化基地、广东省海智工作站、佛山高层次人才产业园等资质荣誉。
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引进和聚集了一大批海外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孵化具有产业技术领先的创新项目,引领企业走向创新驱动、高端制造的发展道路,带动区域创新和产业技术的发展。目前,科技园在孵企业3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30家,引进和培育了省、市、区创新创业团队项目30多个,其中包括“广东省珠江人才”团队项目2个,均在科技园实现产业化。科技园不断提升研发平台工程化研究开发能力,共建、引进及孵化1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带动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